首页 · 一校多点 · 宜良校区 · 教师为主导 · 正文

最新新闻

书香校园|党史小故事第3期——徐二镥锅


为更好地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培养广大师生家长良好的阅读习惯,即日起,我校师生们将为大家领读《党史小故事》,用声音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引导青少年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永远听党话、坚决跟党走,立志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今天,来自学生事务部的

张蕊老师将为大家领读

《徐二镥锅》


张  蕊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C5B4


徐特立在家乡有一个绰号一“徐二镥锅”。“镥锅”是湖南的方言,就是用烧熔的铁水补锅子。锅子破了,只要炉一淬火,加上个补钉,就又可以用了。这个绰号的来历,还得从徐特立办学说起。

1924年暑假,一群投考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但没有被录取的女生,找到徐特立,表达她们迫切求学的愿望。

“不要着急,我们再来办一所学校吧。”徐特立听完她们的诉说,很是同情。他马上联系了教育界的一些同仁,商量办女校的事情,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徐特立被推选为校长,马上着手筹办事宜。他向长沙县立师范借了几间空房子,又把附近一个菜园里的旧屋修建粉刷一新,这就成了教室、办公室和学生宿舍。他在一扇狭窄的边门上贴一张白纸条,上写“长沙女子师范学校”几个字,就成了校门。在一间房门口放了一张课桌,摆上笔砚和报名簿,就成了报名处。而桌椅、教具等办公、教学用品,不是借来的,就是临时找来的旧东西。就这样,一所新的学校很快办起来了。有人开玩笑地说:“徐校长又白手起家了。”

学校穷得雇不起校工,徐特立又当校长,又当教员,还当工人,白天教书、打铃、扫地,做各种杂事,课后辅导学生学习,晚上在煤油灯下修改学生作业,忙得一点空闲都没有,但整天都乐呵呵的。在学校里,遇到别的教员缺课的时候,徐特立总是赶去代课,他不但能教语文、数学、地理,还能教物理、历史、化学。大家不但敬重他爱护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还佩服他学识渊博,讲课生动。当时,长沙一家报纸,曾经登载过这么一条消息:某校校长,年老博学,无论什么教员缺课,他都去代课。他什么课都能教,只有音乐不行;因为牙齿缺了,唱起歌来,关不住风。报纸说的这个校长,就是徐特立。

为了节省开支,徐特立十分珍惜学校的财物,哪怕是一张纸、一截粉笔头,也决不随意浪费。他每天都要巡视全校几遍,看到家具安放不好,花木、教具保护不周的,必定亲自去收抬好。刮风下雨时,不论白天黑夜,他必定带领教员,嘱咐学生,关好门窗。学校购置的图书和报刊杂志,他都指定专人负责,按月装订,编好目录,分别收藏。有时,教师们用过的残余粉笔头,掉在地上,徐立也随时捡起,装在衣袋里,教课的时候拿出来再用。有人觉得徐特立太过吝惜。徐特立对他们说:“粉笔头仍可写字,抛弃了,岂不可惜!积少成多集小成大,可以节省许多办公费用。你们将来当了教员,必须随时随地注意勤俭节约,要培养少年儿童节省细小财物的习惯。”

就这样,在湖南长沙,徐特立创办了不少学校,每办一所学校都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阻力,但是,他从不畏惧,从不泄气,而是想方设法,因陋就简,艰苦经营,把一所所学校办了起来

毛泽东后来曾说:“徐先生常常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担在自己肩上,惯于摆烂推子,顶烂斗;在没有一间房子、没有一个钱的情况下,居然创办一所规模不小的师范学校,这真是镥锅精神。”这种对他的讥笑,实际上是对他的赞扬。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