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核心素养

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物理核心素养主要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其中物理观念包括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和能量观念。
物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不仅要教授给学生物理学的各种相关知识,更重要的要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特性品质,培养学生的能力、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以下就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谈几点看法:
物质结构可分为宇观、宏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宇观为宇宙星系结构;宏观为人们可见的物质结构,通常分为固、液、气三种状态;微观又包括分子、原子、电子和基本粒子,让学生建立基本的完整的物质观念。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结构与物质性质之间的联系,物质的各种性质,比如密度、质量、导电性、比热容、热值等与物质结构有联系。
物质大到宇宙、银河系、地球,小到分子、电子等都在不停的运动,让学生形成运动具有普遍性的观念,以及运动是永恒的,静止时相对的观念。为了描述物质运动规律就引出了参照物、速度、路程等相关物理量。
物质间相互作用也具有普遍性。目前已知的物质间相互作用分为四类,分别为万有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让学生理解力实际上就是物质间的相互作用;重力实际上属于万有引力相互作用;压力、拉力、弹力、支持力等属于电磁相互作用。
能量依附于物质结构而存在,不同物质结构对应不同类型的能量。整个物体外部的能量为机械能,物体内部分子的能量为内能,原子核的能量为核能等。各种形式能量可相互转化,且具有方向性,且能量是守恒的。培养学生用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观点去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